扬五彩青春,探科学之谜 ——初一年级开展《读经典书,做高尚人》讲座

发布时间:2024-06-21 | 来源:科学技术与创新教育中心 | 浏览次数:20758

2024年6月12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有幸邀请清华大学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科普报告团魏续臻教授为我校初一年级学生带来一节题为“读经典书,做高尚人”的科普报告,魏教授生动、细致地向同学们讲述了读书、感恩、励志与成才的关系,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艰苦岁月中不忘读书的感人故事。初一年级全体学生及班主任老师参加了这次讲座。

图片1.jpg

讲座伊始,魏教授从一句诗句“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开始,让我们领略了老一辈革命家为祖国事业奋斗的时候还在爱书、读书的故事,让学生们知道读书启智,读书励志,读书求真,读书成才。书,是知识的宝库,也是心灵的朋友,学生们一定要喜欢读书,热爱读书。

魏教授接着又向我们讲述了青少年如何挑选优秀书目。他建议要选择最有价值、最有代表性、最完美的作品。我们祖国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国家,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文明古国。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作为后世子孙的我们应该在茫茫书海中寻觅古贤人的踪迹,感受漫漫历史中的豪迈、悲壮与辛酸,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爱读书,读好书,更要会读书。世上的书籍多得数不清,一个人用尽一生的时间都读不完。所以读书就需要有选择性来进行。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从事的领域里面选择有价值和有营养的书籍进行阅读,古人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告诉我们要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在学以致用之中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读书就要像农民种地一样需要耕作自己的知识田,边记录边阅读可以让你的阅读过程更加专注,同时可以帮助你更加投入的思考所遇到的各种难题。这样的方法也是把一本书“从厚读薄”的过程。

讲座的最后,魏教授感慨到,历数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树者,无一不惜时如金。汉乐府《长歌行》有这样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晋朝陶渊明也有惜时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我们身为新时代青年,应当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不断奋发,努力发光,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多读书,读好书,为国家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二十中的学子要心中有国家,胸怀天下,勤奋学习,牢记使命,扬五彩青春,做中国脊梁。

 

学生感想:小时候,妈妈总给我讲《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等的童话故事,不管妈妈讲过多少遍,我都不会厌烦,常常幻想自己有一天也成为白雪公主灰姑娘,遇到小矮人穿上水晶鞋。长大了,书依然是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学海无涯,我坐在小舟上慢慢欣赏。书是海,我是快活的小鱼,自由自在地在书海里畅游;书是天空,我是快乐的雏鸟,在天空中翱翔。读书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中我可以得到体会;在体会中我可以得到乐趣;在乐趣中我可以得到知识。在悠闲的时候,我会坐在阳台上,一边享受着阳光毫不吝啬的沐浴和微风温柔的轻抚,一边翻动着带着油墨香的书页,会让整个人感到心情舒畅,很惬意,很享受。读书是一种自我砥砺,在遭受挫折,意志消沉的时候,我会找一些励志的书籍来反复读,学习书中人物的坚强,学习他们面对挫折时的乐观心态,激励自己的斗志,不让自己继续消陷沉沦,而是让自己抱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读书是人类的良友,在孤单时,何不与书相伴呢?这时,我们可以进入书中的世界,去细细体会作者的心情。在孤独时读书,这时,我们的心会前所未有的空灵,是一种奇特的体验。我们可以在书海中畅游,在天空中翱翔。

——初一(1)班  苏明越

 


撰稿:初一(1)班 苏明越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